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

本刊论文注释与参考文献著录细则(修订)

 

      根据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(GB/T 7714-2015)、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》(CAJ-CD B/T 1-2007)以及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》(修订版)的规定,本刊对文稿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著录作如下要求,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照此书写与著录。

(一)注释  注释是对论文篇名、作者及论文中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补充、解释或说明。篇名注包括论文产出背景、基金项目等。作者注包括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、籍贯、工作单位或住址、职称、学位、研究方向等。篇名、作者注置于论文首页地脚。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,本刊采用文末注的形式。文末注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。释义性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;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信息,如: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,档案资料,内部资料,书稿、古籍(1911年以前出版、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),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“转引自”类文献,待发表文献,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,以及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。文末注采用顺序编码制,即按注释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,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顺序编码,置于标注处的右上角,注释条目顺序集中罗列于文章末尾参考文献前。

(二)参考文献  参考文献是指论文引用、参考的文献资料,包括引文出处和观点出处。参考文献著录采取顺序编码制,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,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顺序编码,如[1],[1,3],[1-3]。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。参考文献表列于文章末尾注释条目之后。引用文献的确切出处,如页码、卷数、章节、篇名等,以上标形式标注在正文中的参考文献序号后。

1.普通图书

[1] 张伯伟.全唐五代诗格会考[M].南京:江苏古籍出版社,2002:288.

[2]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.新生儿脑病和脑性瘫痪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[M].段涛,杨慧霞,译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:38-39.

[3] 侯文顺.高分子物理:高分子材料分析、选择与改性[M/OL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0:119[2012-11-27].

http://apabi.lib.pku.edu.cn/usp/pku/pub.mvc?Pid=book.detail&metaid=m.2011  1114-HGS-889-0228.

    [4]罗斯基.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[M].唐巧天,毛立坤,姜修宪,译.杭州:浙江大学出版社,2009.

2.论文集、会议录

[1]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.职工教育研究论文[G]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1985.

[2]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.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暨抗战史实术学研计会论文集[C].北京:九州出版社,2012.

3.报告

[1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.国防白皮书: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[R/OL].(2013-04-16)[2014-06-11].

http://www.mod.gov.cn/affair/2013-04/16.content_44442839.htm.

[2] 汤万金,杨跃翔,刘文,等.人体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最终报告:7178999X-2006BAK04A10/10.2013[R/OL].

(2013-09-30)[2014-06-24].http://www.nstrs.org.cn/xiangxiBG.aspx?Id=41707.

4.学位论文

[1] 吴云芳.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[D/DL].北京:北京大学,2003[2013-10-14].http://thesis.

lib.pku.edu.cn/dlid/List.asp?Lang=gb&type=Reader&DocGroupID=4&DocID=6328.

5.专利文献

[1] 张凯军.轨道火车及高速轨道火车紧急安全制动辅助装置:201220158825.2[P].2012-04-05.

[2] 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.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:01129210.5[P/OL].2001-10-24

[2002-05-28].http://211.152.9.47/sipoasp/alijs/hyjs-yx-new.asp?Recid=01129210.5&leixin=0.

6.标准文献

[1]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.文献著录:第4部分 非书资料:GB/T 3792.4-2009[S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10:3.

7.专著中析出的文献

[1] 卷39乞致任第一[M]//苏魏公文集:下册.北京:中华书局,1988:590.

[2] 白书农.植物开花研究[M]//李承森.植物科学进展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8:146-163.

8.期刊中析出的文献

[1] 杨洪升.四库馆私家抄校书考略[J].文献,2013(1)56-75.

[2] 李炳穆.韩国图书馆法[J].图书情报工作,2008,52(6):6-21.

[3] 陈建军.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[J/OL].国图资源导刊,2010,7(10):93[2013-03-20].http:d.g.wanfangdata.com.

cn/Perodical_hunandz201010038.aspx.DOI:10.3969/j.issn.1672-5603.2010.10.038.

9.报纸中析出的文献

[1] 丁文详.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[N].中国青年报,2000-11-20(15).

[2] 傅刚,赵承,李佳路.大风沙过后的思考[N/OL].北京青年报,2000-01-12[2005-09-28].http://www.bjyouth.com .

cn/Bqb/20000412/GB/4216%ED0412B1401.htm.

10.电子资源(不包括电子专著、电子连续出版物、电子学位论文、电子专利)

[1] 萧钰.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[EB/OL].(2001-12-19)[2002-04-15].http://www.creader.com/news/20011219/

200112190019.html.

  • 参考文献类型标志  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不标载体类型,非纸张型载体文献需在文献标志的同时标注载体类型。以纸张为截断载体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为:M——普通图书,C——论文集,N——报纸文章,J——期刊文章,D——学位论文,R——报告,S——标准,P——专利,G——汇编,K——参考工具书,Z——其他未说明文献类型。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上期刊,DB/OL——网上数据库,EB/OL——网上电子公告。